單車手把撞腹 男疝氣險死---蘋果日報
2009年04月05日
【甯瑋瑜╱台北報導】一名男子騎單車不慎摔跤,前輪著地,後輪卻卡在障礙物上,致使右下腹撞上單車手把,腸子墜至腹股溝,引發疝氣。醫師提醒民眾,騎乘單車時應戴上安全帽等護具,且若腹部遭遇撞擊,一定要盡速就醫,以防引發疝氣,造成腸壞死。
注意安全
收治該名病例的博愛疝氣專科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林鼎淯受訪時表示,這位20多歲的男子就醫時,走路的樣子看得出來非常不舒服;醫生為他解開衣服檢查時,發現他的右側鼠蹊上方不但有一大片瘀青,腹股溝更凸起、腫脹,外觀如同半顆棒球,確診為外力撞擊引發的疝氣,隨即安排開刀。
腸墜腹股溝易壞死
林鼎淯劃開男子右下腹部,發現其腹直肌筋膜已經斷裂,腸子墜入腹股溝,形成疝氣。林鼎淯解釋,「腹直肌如同房子的鋼筋,鋼筋斷裂,屋頂會塌陷。而男子的腹直肌筋膜斷裂,造成原來位在腹腔的腸子,直接掉進腹股溝。」
林鼎淯立刻為男子斷裂的肌肉縫合,並進行疝氣修補手術,把腸子固定回原處後,男子已康復出院。林鼎淯指男子若延遲就醫,腸子很可能會壞死,有生命危險。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孫雷銘說,騎單車成為流行運動,但單車意外也頻傳。他最近接獲好幾名單車族,在行經路況不佳或下坡路段時,緊急煞車或煞車技巧不佳,不但摔得鼻青臉腫,甚至有患者出現複視、嘴巴打不開等顴骨骨折症狀,住院好幾周。
長春車行老闆劉春龍說,民眾購車時應讓店家將煞車調整為個人習慣。由於下坡時雙手緊急煞車易摔倒,建議可將後輪煞車力道調整為7成的。孫雷銘提醒民眾,騎車應放慢,下坡或路況不佳應採點煞方式降低車速,以減少意外發生。
˙裝置前、後車燈,戴單車專用安全帽
˙騎車經過障礙物與陡坡時應小心,以免下腹誤觸把手,恐致肌肉斷裂引起疝氣
˙購車時請店家調整手把、座椅高度,左右煞車控制輪胎依個人使用習慣調整
˙應安裝反光板與車燈,確保夜間行車安全,最好避免夜間騎車
˙騎乘時不放手、不蛇行或超車,不在騎乘時打手機、牽寵物,不依附汽車騎乘
資料來源:林鼎淯醫師、孫雷銘醫師、長春車行老闆劉春龍
|